體育教育
一、專業基本信息
(一)專業定位
堅持“發展學生、成就教師、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根植于體育學科,服務于基礎教育,構建特色鮮明、國內一流的體育教師教育人才培養基地。
(二)培養目標
立足廣東、服務粵港澳大灣區、面向全國,培養能夠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立德樹人總要求,適應基礎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形勢,具有高尚師德與健全人格、扎實的理論基礎、規范的運動技能、過硬的教育教學能力,能夠在中學及相關教育機構和體育相關行業從事體育教學、課余訓練與競賽、課外體育活動組織與管理,創造性地開展學校體育工作;具備一定的體育科研能力、專業自主發展能力、領導協作能力的綜合素質高、發展潛力大的應用型體育教育專門人才。
(三)培養規格
體育教育專業學制四年,總學分169學分。
(1)踐行立德樹人: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富有扎根基礎教育體育教學領域的教育情懷,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高尚的教師職業道德;關愛學生,引領學生健康成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樂于奉獻,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2)專業技能扎實:具有科學、合理、系統的知識結構,熟悉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動態以及體育學科的發展新趨勢;能根據中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成長規律,進行體育教學的設計、實施、評價及反思的能力;能夠勝任課余運動訓練與競賽和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指導與管理工作。
(3)善于以體育人:善于將所學專業知識應用于教育教學實踐,能夠理解體育學科的育人價值,并有效結合體育教學進行育人活動;具有團隊協作精神和組織領導能力,能夠以體育為載體組織與開展健康教育等主題活動。
(4)持續創新發展:具有終身學習和專業發展意識,善于反思、合作、實踐,追求自我完善,持續汲取國內外體育教育的新理論、新方法,實現素質、能力和知識水平的不斷提升。
(四)課程體系
體育教育專業堅持“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推進“四個回歸”,將能力為本、課程思政等時代元素有效融入,構建融合通識教育課程、專業教育課程、教師教育課程、自主發展課程、實踐課程的“五位一體”課程體系總體架構。課堂教學總學時為2384學時。其中專業核心課程包括:學校體育學、體育課程與教學論、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田徑、籃球、排球、足球、體操、武術、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等。同時構建了“教學技能訓練+教育見習+教學實習+教育研習”為一體的“一訓三習”教育實踐體系,實踐教學環節320學時。夯實學生專業基礎,拓展學生人文素養,引導學生社會關懷,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為未來從事中學體育教學工作奠定基礎。
(五)師資隊伍
體育教育專業現有專任教師74人,高級職稱專任教師38人,占專任教師的51.35%;博士和碩士學位專任教師48人,占專任教師的64.86%。45歲以下中青年教師38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1.35%。
創立伊始便大家云集,名師薈萃,教師隊伍中先后匯集了中國著名體育教育家和軍事化體育先驅袁浚、被國際乒聯授予特別奉獻獎的新中國第一任中國乒乓球隊教練梁焯輝、優秀游泳教練“蛙王”黃焯榮、乒壇名將莊則棟教練馮國浩等知名學者。近年來,又擁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17年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全國優秀教師、全國高等學校及中小學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本科高校“新師范建設”指導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教學名師、南粵優秀教師、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廣東省“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及廣東省單項運動協會負責人、國際級和國家級裁判員等。
(六)教學條件
體育教育專業建有教師職業技能實驗實訓中心、智慧教室、專業技能實驗室與實訓室,虛擬仿真實驗室、體能訓練教學實驗示范中心、語音技能實訓室、運動生理實驗室、運動心理學實驗室、運動解剖學實驗室等,滿足三字一話,微格教學、實驗教學、遠程見習和專業實踐訓練的需求。建有完備的室內運動場館,小球館、綜合訓練館、網球館、體操館、籃球館、游泳館;室外運功場地田徑場、足球場、籃球場、游泳場、排球場、網球場、棒壘球場、高爾夫練習場、攀巖場等,教學訓練場地資源齊全,滿足日常教學訓練和競賽之需。
學校圖館現有藏書總量70萬余冊,擁有中外文電子圖書142萬余冊,常年訂購知網、萬方等電子數據庫20雨中,設有5個圖書借閱室、2個自習室,閱覽座位總數300多個。
此外,圖書館還配有電子閱覽室,擁有完備的中文體育專業期刊、中學教學資源庫和優秀中小學教育教學案例庫,為學生提供更具針對性的課程資源,如教學案例、課件和視頻資料等,能夠較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可根據自身需求,利用學校的電子信息資源設施査閱下載相關資料,輔助學習和教學。
二、體育教育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
(一)體育教育專業建設
籃球博彩-澳門籃球博彩 體育教育專業始建于1958年并于同年開始招生,是國內較早建立的體育系科之一。近20年來引領廣東體育教育專業高質量發展。
2006年“體育教育專業”被評為廣東省名牌專業;
2007年“體育教育專業”被教育部、財政部批準為第二批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
2013年“籃球博彩-澳門籃球博彩 體育教師教育綜合技能訓練中心”通過廣東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驗收;
2017年“體教育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體育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專業類廣東省質量工程項目通過驗收;
2019年“體育教育專業”入選國家級和廣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021年體育教育專業順利通過教育部師范專業二級認證。
(二)體育教育專業課程建設
體育教育專業在認真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堅持“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與時俱進堅持課程改革建設。1992~1995年《田徑》、《游泳》課程先后被評為廣東省重點課程;2020年《學校體育學》被評為廣東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田徑》被評為廣東省線下一流課程,以及一大批的校級精品課程和資源共享課程,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打下堅實基礎。
(三)體育教育專業教育實踐基地建設
教育實踐基地是體育教育專業師范生進行教育教學職業能力訓練的必備條件和重要場所。學校與地方教育部門、中小學簽訂合作協議,初步建立了“三位一體”協同培養機制,共同搭建教師專業發展實踐平臺。2019年廣東省質量工程項目“體育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通過驗收;2019~2020年體育教育專業7個實習基地被廣東省教育廳認定為省級示范性教師教育實踐基地。有效促進了教育實踐、課程開發、教育教學研究和教師專業發展。
(四)人才培養
近年來,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參加廣東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大賽,連續四屆取得團體一等獎和體育道德風尚獎雙豐收。
60多年來,籃球博彩-澳門籃球博彩 體育教育專業立足華南,面向全國,服務基層,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區域合作,為國家和廣東省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體育人才。如新中國第一個世界冠軍容國團,游泳世界紀錄創造者莫國雄,優秀企業家黎偉權、莫浩材等。人才培養專業基礎扎實,學生就業涵蓋企事業單位、體育管理、大中小學教師、軍警系統、體育產業、全民健身、社會指導員等領域,逐步形成“全面發展、專項突出、多能一專”的人才培養特色,成為廣東省基礎教育和體育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